(2019-2020第2学期第0周,时间:2月10日-2月16日)
本期内容导读
l 本周通报:线上教学组织情况、线上课程建课情况检查、本周教学情况分析
l 本周热点:线上教学“战疫”激烈、本周最热心教师、线上教学Q&A
l 本周须知:平台过载的应对措施、线上教学行为“六必须”、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2020年1月31日,教务处发布《阳光学院关于 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期初教学工作的通知》(阳光教[2020]1号)后,老师们积极响应“尽最大可能地推进线上教学”的号召,积极投入线上教学的组织准备工作。
(一)线上教学组织情况
各教学单位2月10日所提交的“线上教学组织情况表”,经教务各处联合审核后形成“建议调整为线上教学的课程名单”,并下发给各教学单位充分协商沟通后,最终形成如下线上课程统计数据(截止2月17日):
教学单位 |
课程总数 |
第一批线上课程数(截止2月10日) |
第二批新增线上课程数(截止2月17日) |
线上课程总数 |
线上课程占比 |
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 |
54 |
50 |
0 |
50 |
92.59% |
人文与传播学院 |
63 |
55 |
2 |
57 |
90.48% |
法律系 |
29 |
24 |
1 |
25 |
86.21% |
商学院 |
153 |
124 |
2 |
126 |
82.35% |
基础教研部 |
8 |
6 |
0 |
6 |
75.00% |
艺术系 |
60 |
40 |
4 |
44 |
73.3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1 |
2 |
6 |
8 |
72.73%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15 |
10 |
0 |
10 |
66.67% |
设计学院 |
92 |
48 |
3 |
51 |
55.43% |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
34 |
15 |
2 |
17 |
50.00% |
土木工程学院 |
63 |
30 |
1 |
31 |
49.21% |
人工智能学院 |
115 |
53 |
0 |
53 |
46.09% |
合计 |
697 |
457 |
21 |
478 |
68.58% |
(二)线上课程建课情况检查
根据各院系所提交的线上教学组织情况表(截止2月10日),教务口各处协同联合对各教学单位的线上建课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查阅超星平台后台数据(覆盖我校约93%的线上课程)并逐一与各教学单位进行核实,最终统计数据如下:
序号 |
教学单位 |
检查门数 |
未建设线上课程门数 |
完成建课比例 |
1 |
人文与传播学院 |
53 |
0 |
100% |
2 |
法律系 |
22 |
0 |
100% |
3 |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
14 |
0 |
100% |
4 |
基础教研部 |
6 |
0 |
100% |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0 |
100% |
6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1 |
0 |
100% |
7 |
土木工程学院 |
35 |
1 |
97.14% |
8 |
人工智能学院 |
52 |
2 |
96.15% |
9 |
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 |
45 |
6 |
86.67% |
10 |
商学院 |
122 |
25 |
79.51% |
11 |
设计学院 |
46 |
10 |
78.26% |
12 |
艺术系 |
27 |
6 |
77.78% |
|
合计 |
425 |
50 |
88.24% |
*注1:线上课程开设总门数:指各教学单位2月10日报送至课程专业建设处的在超星平台上开课的数据,不包含2月13日课程处/教务处建议调整为线上课程的数量。 2.建课:指根据阳光教[2020]1号文的要求,计划开设线上课程的教师应于2月9日前设好“所有课程的教师团队组织、线上课程开设、线上班级开设(每个班级的学生及任课教师必须设定好)” 3.建课比例:指根据各单位2月10日所提交的线上教学组织情况表,有实际在线上建课的课程占计划开展线上教学课程的比例。 |
(三)本周教学情况分析
1.我校线上教学普及化已可基本实现。各教学单位的学科专业特性不同,因此线上课程比例有所差异均属正常,总体68%的开课比例,已涵盖了大部分的教师。有厚实的广泛使用的基础,未来才能持续不断地产出高品质的线上课程。
2.首次实现课程输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创意与创新:大脑永动机》课程上线第4学期,总点击量达200多万,选课人数达5000多人。目前已被嘉庚学院采用作为他们创新创业类公选课程。
3.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还未付诸实际行动。在各教学单位提交的汇总表中有出现“雨课堂或超星学习通”的表述,说明尚未实际开展课程的准备工作。
4.课程合作意识需要加强。教务处明确要求相同相近课程只开一门线上课程,力促老师们形成合作。但仍存在相同课程分头建课的情况。线上课程的建设,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有了具体的载体。虽然有的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中课时或内容存在差异,但是相同的课程必然有共性的内容。让老师们充分地合作起来,合则强,不仅能减轻工作,更重要的是各取所长才能做出更优质的课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老师们有长远的眼光,开阔的胸襟,也需要各教学单位积极地引导与管理。
二、本周热点
(一)线上教学“战疫”激烈
学校三大线上课程交流群上互动异常火爆:阳光学院-超星交流群的成员数达到362人,平时超200人同时在线;阳光学院“雨课堂”学习交流群成员达144人,平时近100人同时在线;阳光学院线上教学交流群成员达118人,平时近100人同时在线。每天在线上提问的教师不计其数。每天的提问和交流常常持续到凌晨。
本周最夜猫老师:人工智能学院纪怀猛老师、王苹老师,基础部王颖老师,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宋维多老师……(此处省略三百只惦记着线上教学而不能入眠的夜猫)

老师们辛苦了!!!但我们不提倡熬夜工作,希望老师们保重身体!
(二)本周最热心教师
从传统教学到线上教学是一个巨大的转型,难免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有多位老师在QQ群中积极帮助其他老师解答各种问题。本周最热心教师:超星交流群中的土木工程学院葛怡君、商学院范文林、基础教研部王颖以及人工智能学院王明令和俞颖等老师;在雨课堂学习交流群中的艺术系周建华、商学院张恩娟等老师。
(三)线上教学Q&A
问1:录播是否有时长的要求?若某内容课堂用45分钟,录播是否也要45分钟?预估达不到一样的时间要求,因为课堂上课有互动。
答:原则上,每个录播的视频时长应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为宜。因此,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如何将平时课堂上讲45分钟的内容进行高度浓缩,粗中选精,精中取精,所以教师对自己要录制的内容的脚本要慎之又慎,既要考虑学习难易度,又要注意视频长度。因此,录播的时间一般是要短于平时上课讲解的时间的。如果录播时间过长,学生是没办法长时间集中精力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问2:那如何通过录播达到或超过与平时教学同样的效果呢?
答:教师在每次录播讲解完,应针对性地设置任务对学生学习录播内容的情况进行检测。然后,客观题教师可通过系统自动批改数据;主观题,可通过在线教师批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针对检测结果在线上讨论区开辟专题或与学生预约时间在班级群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
问3:那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何优势呢?
答:比如刚说到的录播,传统课堂是线性的不可逆,而线上内容是模块化的可重复,学生可以反复看n遍。设置的任务也一样,教师可以把及格线设置为90分,不到90分系统会自动打回,并显示“未达到及格线,请重做”。因此,线上教学的优势应该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不受时空限制,可重复学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达到因材施教。
问4:那教师应该如何估算自己线上教学的时间呢?
答:从内容上看,平时讲一节课的内容,现在教师用一个视频已经做到内容全覆盖,而且还设置了相应的任务,此时要把学生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也大体计算在内,以此来计算它大概等同于传统课堂的多少时间。最重要的衡量方式应该是,以章节为例,在线上设置的这一章节内容,是否覆盖了所有大纲和授课计划要求的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是否达到了或不低于与传统线下课堂学习的效果。
问5:线上课程很多,学生怎么分配时间来学这些课程,完成相应的测试或作业,是否按照课表的时间做相应的线上学习?
答:线上教学不仅是用互联网来进行教学,而是教学与学习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所以老师应提前完成一周的线上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一周中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如果需要学生在线参加直播、音视频会议等活动,务必提前告知学生,尽量在原课表安排的时段内组织实施,以免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的冲突;但应谨慎使用直播、签到等,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进行学习的形式。
(一)平台过载的应对措施
伴随着全国各高校步入线上教学,巨大的访问量致使各大课程平台均处于过载的状态,出现访问速度慢,功能不稳定等情况。学生的学习体验受到较大影响。老师们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关注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安抚情绪,鼓励学习。
2.以周为单位制定教学任务,尽量不采用直播形式,不限定学生在特定时间进行学习。
3.建立课程QQ群,做为应急措施。课程群仅用于教学讨论,不发表与教学无关内容。
4.答疑互动等环节可在QQ群上进行,引导学生尽量群聊避免私聊,尽量保留QQ群的聊天记录,也提醒学生尽量保留,以备教学检查。
5.因调整教学平台而无法填写《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表》中的个别项目,可备注说明。
(二)线上教学行为“六必须”
根据吴岩司长《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高校应确保在线教学安全平稳运行……要与课程平台密切配合、规范管理,强化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采取安全有效手段,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在线教学运行安全”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扎实推进线上教学,特制定阳光学院教师线上教学行为“六必须”。具体内容为:
1.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必须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不得散播疫情期间不实言论、编造散布虚假信息。
3.必须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保证线上课程教学质量;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
4.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5.必须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发布、散播黄赌毒言论、图片或视频。
6.必须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不得擅自利用学校名义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不得在网络教学数据中弄虚作假。
请全体教师共同遵守。如违反,则根据《阳光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第二十条,由教学事故认定工作小组视情节及造成的影响审议并给予相应的事故认定。
(三)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1.各单位应成立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形成文件),研究、形成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细则、方案或计划(可按周)。各院系线上课程的负责人在每周日填报一周的《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表表》至所在教学单位,第一次的填报时间为 2 月23 日。各教学单位教学负责汇总与重点抽查(被抽查课程需附相关数据网络证明截图,并注意压缩像素),抽查比例不低于本单位在线课程数量的 30%(原则上连续三周抽查的课程不重复),抽查时,可从学生角度进行,问询学生教师的教学情况,请学生提供老师线上教学互动的截图。教质教研处抽查比例不低于全校在线课程数量的5%,并将统计与抽查结果向全校通报。
2.教质教研处与学生处联合每 2 周面向所有线上课程进行一次学生满意度调查(网络调查,含个人访谈)。调查主要采取主客观问答题对线上教学情况反馈与建议,作为课程管理持续改进的意见反馈。此外,教质处邮箱 ygxyjzb@163.com 持续做为接受师生教学管理方面意见与建议的统一渠道。
3.由教质教研处负责对各教学单位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在线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学优秀奖评选(含疫情结束后,延续的在线教学开展情况),各教学单位的总体开展情况与该单位教学优秀奖评选名额数挂钩。具体评选条例另拟文发布。
编者语
为让全体教师都了解学校教学的总体情况,同时避免一事一文让大家失去焦点或认知碎片化,所以尝试将管理与宣传结合,一周一报。 ——池灵达
通报疫情期间教学管理方面的数据,开拓各院系教学管理与监控的思路。——郑萍
有恒,耐心,耐烦。——何锡梗
不管是“学习通”,还是“学习堵”,全校上下都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为学生负责”这份沉甸甸的承诺。这份“战报”,将是给所有奋战在一线教师的精神慰藉。——陈菲
监控线上教学质量,总结线上教学规律,需要“数战数决”,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是我们做出正确教学决策的依据,需要各级、各单位的鼎力支持与全力配合。——郑彩虹
“疫情”当前,面对压力,接受挑战!如果不是有疫情,如果不是有任务,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底气说“我准备好了!”在压力与困难面前,携手努力、彼此交流、众志成城。共勉!——曾丽娥
教务处、教质教研处、课程专业建设处
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