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阳光学院教学周报 第2期
    时间:2020-02-28



    阳光学院教学周报


    (第2期)

    2019-2020第2学期第1周,时间:2月17日-2月23日



    本期内容导读

    l 本周通报:第1周线上课程抽查情况、教学单位质量监控方案情况、教学单位教学质量周报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情况、本周教学情况分析

    l 本周热点:战“疫”前线、本周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与经验、线上教学Q&A

    l 本周须知:教学质量监控方式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监控方式调整、延期开学教学安排预告、最佳学生笔记评选预告


     一、本周通报     


           


    (一)第1周线上课程抽查情况

    教学单位 无测验和作业的课程数 教学单位课程自查数 抽查情况综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1 达到要求

    (1)填表不够严谨现象时有发生。如:表格留白,数据为0的没有标明,没有按照课程为单位填写数据,没有写清抽查结论或抽查结论矛盾等。(2)值得借鉴: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在抽查结论中写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现监控闭环。土木工程学院抽查意见详实,关注学生学情

    (3)不在教学平台上授课的课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如何做好这类课程的管控尚待解决。

    (4)一些特殊性的课程,如艺术系的技能课、法律系的讲座等,没有布置测验或者作业是否合理,教学管理部门将进一步研究。

    法律系 2(含1门讲座) 达到要求
    人工智能学院 1 达到要求
    基础教研部 0 1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0 达到要求
    人文与传播学院 6 达到要求
    商学院 7 不足30%
    设计学院 0 达到要求
    土木工程学院 0 达到要求
    艺术系 12(技能课) 达到要求
    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 0 大英100%商务英语74%日语达到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0 达到要求

    (二)教学单位质量监控方案情况

    1.亮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明确监控组织的目标与任务、职责与内容要求;按照课程设计《线上教学记录表》用于课程质量监控。

    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对教师、系部、学院3级联动的质量监控体系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明确各级监控权责;设计4类渠道的反馈机制。

    土木工程学院: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成员对所有在线课程进行对应分配,每一个负责人分配6门课程,实现过程跟踪与指导。

    设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开展了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

    2.问题

    个别单位将教学工作部署与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混淆,以布置教学任务或是提交报表、材料为质量监控手段,质量意识不够或浮于表面;或质量监控仅停留于任务点,没有形成体系进行统筹管理,应付了事。

    (三)教学单位教学质量周报情况

    单位 亮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对各类线上课程开设情况汇总、分析,提供了“多位教师合理利用各课程平台进行优势互补”的教学案例,对发生的5类教学问题进行答疑,提供了多位教师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总结。
    法律系 对课程的作业、测验的布置与批改情况及毕业设计(论文)线上指导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系一级的在线课程建设讨论群,互动热烈;为全体法律系学生写了一封信,呼吁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人工智能学院 创新对外聘老师、台湾老师“一对一”帮扶机制;提供5个典型案例详实并有代表性。对线上教学网络拥堵情况提出了措施。
    基础教研部 所有教师建立班级课程答疑群,固定时间与学生进行课程答疑工作。
    人文与传播学院 针对平台均处于过载的状态,引导老师们关注学生情绪与学习状态,安抚情绪,鼓励学习;引导建立课程QQ群,更方便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归纳较好,并提供了改进措施。
    商学院 针对外聘教师以及台湾教师,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辅导和帮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供了有效措施。
    设计学院 因美术学专业学生在家进行毕业创作有一定的困难度,加强了指导力度,本周完成毕设219人次的指导;检查每一门课程设置的内容任务量是否达到课程要求。
    土木工程学院 向学生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对于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勇于直面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荐大家学习!
    艺术系 音乐学专业技能小课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根据每门课程的课程性质,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存在的部分教学问题采取了一定措施。
    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 抽查结论十分具体详实,对英语教学具有代表性的班级进行重点检查,从教学数据反映出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对该院教师积极扩充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改进评价方式提出表扬及推广。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对章节测试学生的完成度、讨论群教师回帖情况做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各教学单位的周报反馈了教学开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各自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总结,提供了10余个开展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并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希望下一期的周报能够对各自提出的措施进行跟踪反馈,实现教学监控闭环。现将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周报全部公开,详见本周报附件。

    (四)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情况


    毕业设计(论文)抽查情况
    序号 院系 学生总数 第一周院系抽查数 抽查率
    1 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 179 54 30.17%
    2 法律系 110 26 23.64%
    3 艺术系 83 18 21.69%
    4 设计学院 209 45 21.53%
    5 商学院 983 206 20.96%
    6 人工智能学院 494 103 20.85%
    7 土木工程学院 362 74 20.44%
    8 人文与传播学院 282 56 19.86%
    合计 2702 582 21.54%


    在此次检查中人文与传播学院、设计学院的抽查工作较为细致,点出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见下表。而其他院系对抽查学生的情况描述基本无差别。

    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情况抽查表
    专业 学生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老师 抽查情况
    行政管理
    (专升本)
    何玉 大学生网络贷款行为异化的形成原因及调控策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张其春 问卷的回收率不高,需要再收集问卷。
    文化产业管理(专升本) 江宇杭 从赶海热短视频看福州地方文旅发展新路径 严冰/黄琳 还未完成初稿。正在发放问卷。
    文化产业管理 吴晓丽 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开发的得与失 钟伯清 基本完成任务
    文化产业管理(专升本) 孙小茹 都市民宿经营状况与问题研究——以上下杭杭舍民俗为例 钟伯清 基本完成任务
    广播电视编导 杨佳妍 微传播视角下学生创制类型企业宣传片的传播策略探析 余权/郑立恒 完成任务
    广播电视编导 韩佳蓉 浅析微电影亲情类影片拍摄价值观表达 王宏 完成任务
    广播电视编导 欧阳文芳 浅谈人物纪录片中人物表现手法之影调表达——以《榕音》为例 王宏 完成任务


    商学院未按时填写2018级会计学、财务管理专升本班级的抽查情况。教务处要求向学生要指导数据,但商学院部分专业仍向教师要指导数据。

    此次教务处共抽查136名学生。其中商学院刘名远老师在学生论文初稿上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批注;人文与传播学院艾良友老师要求学生填写的进展汇报很具体;从学生提供的截图中可以看出,老师们广泛地使用了网络工具进行指导,例如语音会议,超星学习通等。

    E049

    五)本周教学情况分析

    本周所有课程均如期开展,无教学事故。共开设线上课程门数478门,开课教师680人次,学生学习约56万人次,在线课程的开课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二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初步成型,部分教学单位提供的教学周报有内涵(干货),措施有实效,可供广泛学习借鉴。

    在面对陌生的在线教学模式,面对平台过载等困难面前,老师们响应学校“尽最大努力”推动在线教学的号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积极探索在线教学的方法,用多种工具克服困难。

    但也还有教师未能理解学校全面推动在线教学不仅是为了应对疫情,更是为了抓住机遇实现在线教学的普及化。因此当前许多老师还没掌握好在线教学的方法,很不适应在线教学,课程效果不佳,这些恰是我们在转型中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在线教学不是将传统课堂搬到互联网上进行,不是用互联网代替教室。其实质是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课程应该靠内容(干货)赢得学生。因此直播(能保存下来长期播放的除外)、签到、限定时间上课等,均是我们在线上教学中不提倡的方式,可少量运用作为辅助,不可作为主要方式。

    教学管理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对在线教学的管理与监控,均处于探索的阶段,勇敢地直面问题,倾听学生教师的声音,积极调整,不断创新,我们的转型之路必将成功。


     二、本周热点            

    (一)战“疫”前线

    上周线上教学交流最活跃的老师有王颖、王苹、张春燕、郭歌、林玲、方侗、钟福连、邓倩、张恩娟等。由于积极地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教务处曾丽娥老师的活跃度远高于所有老师。

    14FDD

    非常感谢在此期间法律系邹雄主任、艺术系张晓娟主任、人文与传播学院张其春副院长、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陈宏川副院长,还有多位老师,向教务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如:法律系邹雄主任建议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时,就重难点问题讲深讲透及启发思考等,学习时限内设定录屏“防拖拽”、课堂测验、完成录屏学习后才能做作业;张晓娟主任建议研究省级线上金课的要求,制定我校线上课程建设的标准;陈宏川副院长建议在加大线上周学时方面应给予院系更多自主空间;张其春副院长批评质量监控的形式过多,部分政策要求欠妥,并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我们诚挚地希望老师们多提意见,特别是批评的意见。只有不断地听到老师们的声音,直面所有的问题,才能让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不断地提升。

    (二)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与经验

    1. 艺术系案例

    艺术系作品《光》,能结合当下疫情,以师生共创的教学方式,把专业能力和个人所长付诸于具体实践应用当中,堪称是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典型案例,并为学校的宣传做出了贡献。希望各院系间加强合作,期盼艺术系与设计学院的多媒体专业,人文与传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共同创作的作品。

    2. 土木工程学院案例

    (按:在全校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情况下,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在出现问题后,如何“在奔跑中调整姿势”才是我们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有鉴于此,现摘录土木工程学院案例一则,其处理问题的方式值得学习借鉴。)

    2020年2月19日上午,收到学生投诉,教师的线上教学课程内容建设不充分,教学方法有问题。收到反馈后土木工程学院分管教学领导程怡老师立即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土木工程学院迅速研究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和辅导员负责做好学生安抚工作。

    2安排2名院内督导教师对该老师的课程进行后续监控与指导,并帮助老师寻找这门课的优质资源。

    3委派其他专业老师帮助该老师做好线上课程建设,如:视频链接插入、测试布置与统计等等。

    4要求该老师完善线上教学建设。

    (三)线上教学Q&A

    问1:疫情当前,教师除了做好线上教学,更应做些什么?

    答:“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疫情时期,李兰娟院士的一席话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教育观、人才观。因此,广大教师,除了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更应“用好用活疫情防控鲜活生动的‘教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2月25日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六条措施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传递正能量

    问2:线上教学,如何解决学生没有教材的问题?

    答:一般而言,常用的教材可上网查找其PDF版,疫情情况下多数出版社有免费提供PDF版;实在没有,可用扫描仪扫描教材或用手机拍照转为PDF版(可借助CS扫描全能王等app),再发给学生。但疫情情况下,也更应促使我们对教材的使用进行反思,如何做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不囿于教材,终超越教材”?吃透教材,理解其精髓,方可摆脱教材的束缚,不就书说书,不亦步亦趋;同时,依托线上的资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并以少而精(Less is more)的形式呈现在线上课程中,构建教师个性化的教材。

    问3:教师已提前发布一周学习内容(并已设定好截止时间),还一定要在课程表规定的时间段登录平台吗?

    答:一般而言,教师在提前布置了学习任务并设置了截止时间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在课程表规定的时间段登录平台的,尤其是当平台处于“高峰”过载期时。上期提到,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不受时空限制,可重复学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这一优势要继续发挥。同时,教师应通过平台后台的数据实时了解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并通过平台自带的班级群聊、讨论以及各自建的班级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保持交流、释疑解惑。倘若,确实有必要组织学生线上统一答疑和讨论的,可自行与学生商定时间和方式。

    问4:线上教学是学校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

    答:其实,疫情之前学校对信息化教学就已经有战略布局;疫情的发生,只不过是将我们的计划和进度提前了些。因此,广大教师切莫认为线上教学只是我校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而要充分认识到线上教学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长久之策,并且要有长期从事线上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其研究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行动。不久的将来,随着线上教学普及,我们将进一步压缩传统课堂学时,充分解放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参与实践等。


     三、本周须知              

    (一)教学质量监控方式调整

    为“求实效,降负担”对教学质量监控方式进行调整,逐步全面转向“评学”,简化《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表》中的数据,逐步增加各教学单位的自主管理空间,降低相关工作频度。具体如下:

    1. 第2、3周,各教学单位于次周(即第3和第4周)的周二前提交自行抽查30%课程的《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表》(附件1)(每次抽查的课程不得重复),无需提交佐证材料。第4周起不再要求自查30%,不再提交表格。

    2. 第2、3周,教质处将从各教学单位提交的30%的课程中随机抽查5%;第4周起,教质处在全部课程中随机抽查5%;被抽查到的课程,教质处将与学工处联合,向学生获取佐证材料。

    3. 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周报,改为每2周1期。第2期为第2、3周的教学情况。

    4. 第3周,教质处将与学工处联合开展第一次的在线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该调查每两周一次,每次抽取部分专业。

    5. 对于有特殊性的课程,无法采用上述方案进行检查的,院系可在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中,阐明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检查方案。教质处可依据院系的方案进行个别化处理。

    (二)毕业设计(论文)监控方式调整

    第2、3周,各院系于次周(即第3和第4周)的周二前提交自行抽查20%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情况表。要求从学生角度进行检查,由学生提供的一周以内导师指导的截图、或批阅的论文材料的截图等佐证材料,不通过指导教师。教务处将从中抽查5%学生。由各院系提供被抽查到的学生的佐证材料。第4周起各院系不再提交表格,教务处将于每周一发布抽查5%的学生名单,由各院系在每周三提供被抽查到学生的佐证材料。

    (三)期开学教学安排预告

    开学后所有线上课程建议转为混合式教学,实体课学时占比不低于剩余课时数的50%,待开学时间确定后,由各教学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开学后的排课方案。实践性课程可适当利用周末时间,以缓解因教学条件所导致的排课压力。各院系毕业班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指导》课程转为线上进行,由各院系自行组织。

    由于大量课程已经开展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开学后周学时将会大幅降低,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随着在线教学的普及化,学校的教学模式具有了更多灵活性,课程可以向寒暑假延伸,乃至向三学期制探索等。学期内学生拥有更多自主空间的情况将成为常态。

    请各教学单位提前研究制定方案,引导学生进项目。如:学科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服务项目、校内服务项目、专业实战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毕设项目。富余出来的传统教室逐步转变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场所,教师的工作室。在学期内构建丰富多元的实践教学,将是继全面推动在线教学之后的第二层重大教学改革。随着“精准转型,变道超车”的逐层递进,阳光学院的面貌将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第三层暂时保密,有奖竞猜)

    (四)最佳学生笔记评选预告

    为深入推进我校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学、认真好学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和分享学习经验。第三周开始教务处将联合学工处开展“最佳课堂笔记”征集评选活动。老师们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笔记,指导学习方法,届时获奖的作品将进行展示,详情请关注相关通知。






    教务处、教质教研处、课程专业建设处


                              2020年2月28日


    附件1

    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表


    教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

    周学时

    负责人

    学生总数

    总点击量

    本周测验及作业参与人次

    本周有效互动数量

    抽查情况

































































    2020.02.28更新版,用于3月3日、10日填写上交,仅需填写被抽查到的30%课程的情况。



    附件2

    各院系第一周教学质量周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