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阳光学院教务处组织开展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副校长林述温、教务处处长侯根富担任主持人。本次培训会围绕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邀请郑甦教授、王火生副教授、池灵达教授、何锡梗副教授进行深入分享,为全校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互促共进的平台。


专题一
新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以综合商务英语为例
何锡梗副教授结合《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新教师系统梳理“上好一堂课”的实操要点。课前需聚焦学生分析、人培方案与大纲研读、教学方案设计,备齐“五大件”打牢基础;课堂上通过趣味导入、清晰讲解、互动活动提升效率,同步做好纪律管理;课后注重分层作业反馈与教学反思,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同时融入课程思政与AI技术,助力教学实效提升。

专题二
OBE理念下的新工科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王火生副教授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课堂设计目标,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效导向的课堂互动”内容展开分享。其讲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OBE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评价”这五点,旨在通过OBE三级目标联动、精准课程设计和量化达成评价,来驱动新工科人才培养质效持续提升。

专题三
郑甦教授谈新文科课堂设计
郑甦教授从新文科视角出发,分享让课堂像电视节目一样抓人的教学实践思路。她提出,以赛促教可倒推好课标准,要以提升课程“两性一度”为抓手,着力打造“金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四维引擎”“五阶能力跃升模型”设计课堂,推动课程与行业需求对接、与产教融合创新,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助力学生高阶能力培养与全面发展。

专题四
面向AI时代的GPS-REN教学模式——培养驾驭AI的高阶人才
池灵达教授以“面向AI时代的GPS-REN教学模式:培养驾驭AI的高阶人才”为主旨,指出AI时代教育核心挑战和传统教学方法失效的问题,池教授用“AI工具优化教学设计、个性化学习与智能测评实践”两个观点,并以数据结构算法为例,点明要理解建构主义教学原理,通过边界控制策略,多维评价标准来预防AI依赖性。最后,池教授总结出老师们要从"传授知识"转向"训练知识建构能力",培养能驾驭AI的"解题架构师",而非"工具操作工"。


本次培训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四位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维度出发,为教师们呈现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教学思路——从夯实新教师授课基础到融入OBE理念的工科教学设计,从新文科课堂的吸引力打造到AI时代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提升育人实效,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共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